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在技术,基础在实践,前提在动手,如何吸引并促进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是职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果的重要一环。信息工程分院本着全员、全时、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促进,以实践为导向,以分院实验实训器材依托,经过几年实践发展,从最开始的“微电影设置兴趣小组”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已经成为分院专业建设、学生活动的一张特色名片。目前,工作室已可以经常代表学院参加不同类型的微电影征集活动和学院相关部门的微视频拍摄任务。
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最早发端于学生活动,2014年杨凌区举办“华宇杯”环保微电影创意大赛,学院团委委托我分院代表学院参加本次大赛,分院委派辅导员冉博文老师负责带队制作。冉博文老师从分院新成立的“梦篮子”动漫社中抽调了几位在绘画、软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的同学组成了制作小组,通过手绘转后期的方式完成了参赛卡通短片《新生》的制作,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其他学校、单位的交流角逐中最终获得了杨凌示范区一等奖。
有了之前的成功尝试,2015年分院领导班子筹划拍摄分院简介短片,并专门拟定由分院学生进行摄制以便让分院学生的实践技能多一个对外展示的机会,并继续由冉博文负责整个拍摄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艺术指导工作。由于有了之前微电影的底子,在本次摄制过程中不仅之前的经验得到了发挥,同时在方式和制作上又有了新的尝试。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拍摄,又带动了一批有想法有热情的同学参与了实践活动,“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正式成立,传、帮、带的制作和学习模式初步建立。
在完成制作分院宣传片后,同年七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全国高校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学院纪检监察处委托信息工程分院代表学院参加,“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领受建组以来的第一个任务,通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集中策划,最终敲定了创作手法和制片进度,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制作,最终完成了纯手绘静帧卡通片:《森林》,顺利代表学院参加了活动,随后还在“全国高职院校书记论坛”中以学院学生风采的主题得到了展示。
之后的九月份,“全国首届高校网络文化节”在网络上拉开帷幕,分院“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再次组队,通过静帧动画《水·鱼》表达了青年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关注。
同年,分院又进一步完善了动漫专业实训室建设,一次性建成了手绘实训室、摄影实训室、后期实训室并搭建了录音棚,一大批实训器材得到充实,让此前一直困扰制作小组的场地、设备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
同时,为进一步深化特色活动与专业实践的深入融合和相互促进,“梦篮子”制作小组逐步建立了指导老师体系,将老师融入实践操作的指导。冉博文老师凭借其较为丰富的剧本创作经历以及对动画流程的掌握担任制作小组创意指导,动漫教研室各专业课教师担任制作技术指导。
在逐步启用各实训室后,“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决定尝试拍摄分院第一部专业宣传片,以推广分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很快,在2015年年底《星河漫王争霸战》的策划便在小组全体同学的讨论中敲定了下来,并得到了分院的大力支持,并很快就进入到了拍摄环节,本片大胆尝试了此前从来没有过的真人拍摄加后期特效手法。
从开始拍摄到最终完成,参与的学生热情高涨且思维活跃,面对制作的困难不仅得到过专业老师的解答更促进了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掌握技能。在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因任务量大,程序繁琐,后期组同学往往都要加班制作,为保证质量和进度,参与同学甚至自己选择了吃住在实训室,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投入的热情不由得令人感动。
根据计划,《星河漫王争霸战》在2016年自主招生考试前顺利完成,成为当年分院动漫专业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
有了良好开局和成果,分院动漫制作小组甚至接到了外来合作的邀请,2016年4月,杨凌区委组织部邀请分院“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共同完成《两学一做学<党章>》主题宣传视频,经过与区委组织部认真细致的沟通协商,最终共同敲定了制作方案并顺利完成了制作任务,这也成为制作小组服务地方的第一次尝试。
同年8月,新一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再次举行,分院“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再次受任参加,利用现有条件,自制道具、场景,拍摄了首部定格微动画:《桥》,从一个桥梁工程反应贪腐带来的巨大危害与损失。
2017年元旦之际,“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山之豚》制作完成,本片改编自《聊斋异志》的《画皮》篇,成功的从另一个角度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一定程度上挖掘经典志怪小说的内涵。但也正是这一次制作,暴露出制作小组存在的问题。
通过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梦篮子”动漫制作小组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虽然也积攒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暴露出组织形式过于散漫、缺乏有效的“传帮带”体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制作小组的可持续性发展,于是建立完善的制作和运行体系迫在眉睫,“工作室”的筹建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筹建“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分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认为是检验专业教学成果、提高实验实训设备利用率、拓展学生实践能力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分院学生文化生活的良好途径。而工作室筹建工作再次交给了辅导员冉博文老师。
面对新的课题,要同时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掌握技能的要求,传统影视动画公司定位、定岗的组织形式并不适用。为此,在工作室组织形式上采取了技能实践为基础,组织效率为依据的形式。按照一部完成作品所需要经过的环节进行了部门设计,总共设置了:导演组、制片组、手绘组、动画组、三维组、后期组以及音频组。每组配数量不等、专业技术优秀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本组具体工作及上下游环节衔接以及培训本组成员相关技能,促进各组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改组后的“梦篮子”动漫工作室组织变的更加完善和系统,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一改此前“大水漫灌”式的组织形式,逐步向一转多能型倾斜。并且在统一辅导、统一学习的基础上,赋予了各组组长选拔同年级或低年级同学做“学徒”的自主性和决定权。更进一步将“传帮带”从传统的单方面“通知”变成了联系更为密切的“双选”。看似普及面不广的手段,反倒吸引了一大批希望掌握专业技能、参与实践制作的同学。
改组后的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于同年3月完成了分院通信技术专业暨ICT行业创新基地宣传片《与未来通信》,从实际效果看,该片成为分院有史以来质量最好、效果最佳的一部专业宣传片,得到了分院领导及教师的一致认可和赞许。
5月,受学院保卫处委托,拍摄了网络安全主题微电影《网络黑洞》参加了“平安陕西主题微电影”大赛活动;9月拍摄了分院通信党支部建设风采展《党旗,引领与未来通信之路》。
2018年刚开学,受学院团委和招生就业处委托拍摄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王炳科个人专访》,参加省高教工委主办的“优秀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专访设置受到了团委的好评及认可。4月,又受学院保卫处委托,摄制了题为《平安校园·文明生活》的主题微视频,代表学院参加“平安陕西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大赛”,一展学院保卫处在学院安保工作的事迹与风采。
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一路走来,不仅得到了分院的大力支持,也受益于分院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更加能够深刻体会到分院、学院的发展对于学生特色活动和专业建设带来的巨大影响。
我们坚信,只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以动手为前提,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就会不断取得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断取得成果,分院发展建设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而目前,意在参加全国专业性动画大赛的“经典”文化主题微电影制作已经提上日程,意在通过更高水准、更大平台的学习交流,促进分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进步。
面对未来,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愿同分院、学院一同成长发展,为未来更大的目标:打造西北地区“渲染农场”、深化分院视觉艺术专业融合产业发展,利用专业、学院、地域发展优势,朝着西北地区“视觉艺术中心”的方向奋进!
信息工程分院“梦篮子”微电影工作室始终坚信: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1.jpg)
早期条件相对简陋,这是分院学生在教室进行制作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2.jpg)
随着分院一次性建成多个专业实训室,条件得到本质改善
图为后期工作站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3.jpg)
录音棚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4.jpg)
透台手绘实训室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5.jpg)
集体创作
![](../../images/18/05/02/10zp2fqw3o/zly5_image006.jpg)
集体创作
文字 冉博文\审核 吴高潮